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笨蛋,問題在薪資

文/趙靖宇

某周刊做了一個房地產的專題,採訪了好幾個個案如何存房,仔細看完勾起我很多回憶,想當年我也是這樣白手起家,從1992年研究所畢業,從26K起薪,花了四、五年存第一桶金,到1998年買下第一間房,2005年決定以小換大,回首已走過二十多個年頭。

有好幾個個案跟我非常類似,第一位是先生,1990年踏入社會,在科技業服務,薪水比我這個學文科的高,三年儲蓄加投資存下一百萬,1993年以四百多萬在板橋買下二十七坪的房子,2005年因子女出生,賣掉第一間房,再貼了點錢,換大房子住。

另一位小姐,1996年開始工作存錢,兩年存了七、八十萬的買房基金,2000年看中南崁一戶四十三坪的房子,總價四百三十萬,存款加上跟朋友借錢湊出頭期款買下,後來搬到台中,南崁房子以每月兩萬元出租,期間一直不停存錢,加上賣掉南崁的房子,賺了一百萬,2006年在台中以八百萬買下透天厝。

為什麼要提這幾個個案?包括趙姐本人在內,就在我回首一看的二十多年,我竟恭逢其盛的參與了薪資漲的比房價快的年代,也趕上了利率降的比薪水快的年代。

前者指的是1987年到1989年期間,新台幣升值,熱錢湧入,股市大漲,金融地產類股噴出,成年以來碰上的第一波房地產狂漲,台北市住宅成屋平均單價從1986年的十萬漲到1990年的二十三萬多,漲幅約1.3倍。

台灣平均每人GDP也就是國民平均所得,根據主計處資料顯示,1986年是4007美元,到了1990年成長到8124美元,漲幅是1.02倍。 這幾年人均所得雖然未趕上房價漲幅,但是房價從1990年之後到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有很長時間未再明顯攀升,北市平均單價在二十萬出頭震盪,反而人均所得一路上升,到1998年來到12598美元,與1990年相比,再成長了55%。

有些朋友在1987年至1994年這段時間內買房,的確也很辛苦,雖然有加薪,但是當時的利率是10%以上,房貸壓力很重,用絕對價格來比,所幸當時房價尚未飆漲,雙薪家庭拼命存,用力還,也都熬過來,而且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打擊景氣,利率慢慢開始降了。

2004年至2009年,也就是我提到利率降的比薪水快,進入了低利時代,利率正式見二字頭,這一切有當時的歷史背景,亞洲金融風暴,接著網路泡沫化、九一一恐怖攻擊到SARS,全球景氣低迷而引起降息風,游資充沛,緊接著造就了我這個年紀碰上的第二波房地產全盛時期。

可是低利階段的人均所得已經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SARS那年,也就是2003年,北市住宅成屋平均單價約二十萬,到了2008年已經是四十萬,整整漲了一倍,但同一期間的人均所得從13773美元成長至17154美元,漲幅只有24.5%。

換言之,把握到所得成長較快的時期努力存到錢,買到起家庴,看到利率開始降,趕緊換房,甚至再買第二間房,動作積極的五年級生,成為周刊專訪的人生勝利組。

現在30歲的年輕人,晚了我快二十年出生,大學畢業要進入職場的年份大概在2005年,距今也過了七年,這七年間人均所得從16051美元成長到20386美元,漲幅27%,不動產交易中心新聞資料卻看到北市平均成交單價從2006年初的29萬到2012年的56萬,漲了93%,利率環境仍低,年輕人已買不起房子。

可是二十多年來房價從十萬漲到五十多萬,跟所得從四千美金漲到兩萬美金相比,漲幅差不了多少,只是1984年到1997年的前十三年,人均所得漲幅是3倍,房價漲了一倍,1999年至2012年的後十三年,人均所得只漲了50%,房價卻漲了兩倍。


我想拜託報章雜誌不要再把老人家的故事一再搬出來「歌功頌德」,要讀者成天作夢,變相幫業者拱房價,笨蛋,那些人比你早出生二十年,還有,問題在薪資。

原文網址: 笨蛋,問題在薪資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jean/article/17365839177

國富報告: 家庭資產淨額以房地產占38.2%最高

【MyGoNews廖賢龍/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發布2011年國富統計報告,2011年底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以房地產增加24萬元較多,家庭部門資產淨額以房地產占38.2%比重最高。
 
2011年底不含保險準備的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土地經市價重評價)為879萬元,較2010年底875萬元增加4萬元或0.5%,主因地價調升致房地產增加24萬元,定期性存款及外匯存款亦增加5萬元;有價證券則減少23萬元。
 
2011年底家庭部門資產淨額以房地產占38.2%比重最高,2011年底家庭部門資產淨額為82.3兆元,其中以房地產31.5兆元或占38.2%居首,有價證券占17.3%次之,定期性存款及外匯存款、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均分占15.8%,此外尚有負債13.1兆元或占15.9%。若土地經市價重評價後,家庭部門房地產增至33.0兆元或占39.4%,總資產淨額亦增為83.8兆元。
 
2011年土地重評價增值3.5兆元,2011年底已登記土地以公告現值計算為77.6兆元,將其中較具市場流通及交易價值的住宅、商業及工業區土地,按內政部都市土地市價重評價後,計增值3.5兆元,其中以家庭及非營利團體部門增加1.6兆元或占46.3%最多,政府部門增加1.3兆元或占37.7%次之,其餘依序為企業部門增加0.5兆元或占14.3%、金融部門增加0.1兆元或占1.8%。

違反奢侈稅的處罰倍數已減輕

【MyGoNews廖賢龍/台北報導】
民眾違反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之處罰倍數,自2013年7月11日起已減輕了!
民眾違反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之處罰倍數,自2013年7月11日起已減輕了

違反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的處罰倍數,自2013年7月11日起已減輕了!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屢有民眾銷售持有期間在2年內的不動產,因未諳法令致短(漏)報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而受罰,如屬該條例施行後第1次違章者,現行最低裁罰0.5倍的處罰有過重之虞,財政部為減少爭議及增進徵納和諧,乃發布修正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

財政部明定依該條例第22條規定納稅義務人短報、漏報或未依規定申報銷售該條例第2條第1項第1款規定的特種貨物違章情形之裁罰規定。即民眾若屬不慎短漏報在一年內經國稅局第1次查獲者,按所漏稅額處1倍罰鍰。但於裁罰處分核定前已補申報,並已補繳稅款者處0.5倍罰鍰,如該條例施行後經第1次查獲者處0.25倍之罰鍰。
 
該局特別提醒,民眾應依規定辦理相關申報繳稅事宜,如有短(漏)報(繳)情事,應儘速依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在未被檢舉或查獲前自動補報(繳)所漏稅額,以免因被查獲而受罰,納稅義務人不得不慎。 

打炒房 金管會盯上不動產信託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繼銀行不得受理建商以不動產信託受益權融資後,金管會昨(29)日發函從嚴規範保險業投資不動產信託受益權,金額不得逾保險業資金2%,且禁買具有預售屋履約保證的不動產信託受益權,以防堵政府打炒房政策出現漏洞。
近來多家壽險公司相繼公告投資建商出售的不動產信託受益權,金管會也特別要求,保險業已投資的不動產信託受益權不符合新規定者,即日起不得再新增投資。
金管會官員表示,不動產信託受益權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具有履約保證機制的預收款信託,如預售屋等;另一種則是,不動產開發案的不動產信託受益權,如合建案、都更案等。
以合建案為例,地主與建商彼此為確保相關款項可以用於興建案,建商會將土地及融資款項信託給銀行,再由銀行依工程進度撥款給建商。
金管會擔心,建商在取得一般土地建物融資後,如果再藉由不動產信託受益權的設質或轉讓,向銀行取得資金,恐怕有額外取得不動產開發案的興建資金,或提前實現其建案收益的情事,也會有擴大銀行業不動產授信風險之虞。
因此,金管會上月發函,禁止銀行受理建商以不動產信託受益權為擔保,再向銀行取得周轉金。由於建商也會把不動產信託受益權賣給保險公司,套取資金,金管會決定一併控管。
金管會昨天發函明訂,保險業不能投資具有預售屋履約保證機制的不動產信託受益權;保險業投資不動產信託受益權,連同無信評或信評未達twBBB-等級的受益證券投資金額,合計不得逾保險業資金2%。
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未達200%者,不得投資不動產信託受益權;不動產信託的受託機構,長期債務信用評等達twBBB+等級或相當等級以上。
除此,保險業應訂定投資不動產信託受益權的處理程序,並提報董事會同意通過後,才能辦理不動產信託受益權的投資;保險業在每筆個案投資時,應確認該不動產已完成信託程序及取得建造執照,才能投資該不動產信託受益權。保險業投資不動產信託受益權時,應指派具有相關從業經驗或專業訓練人員負責。


全文網址: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政策焦點 - 打炒房 金管會盯上不動產信託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6059#ixzz2dPtbV5QT
Power By udn.com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健全租屋市場 內政部加強租屋服務平臺推動

【MyGoNews廖賢龍/台北報導】
2013年度9月起,台北市等8縣市陸續成立租屋服務平臺。
2013年度9月起,台北市等8縣市陸續成立租屋服務平臺。
內政部依據住宅法第44條,訂定「輔導獎勵民間成立租屋服務平臺辦法」,運用民間現有資源,輔導獎勵民間公司(如房仲或物業公司)或非營利組織(如公益團體)成立租屋服務平臺,基於公益理念提供租屋市場資訊、媒合服務、專業管理協助及糾紛諮詢等相關服務,並協助中低收入族群在私人出租市場租賃房屋,以解決空餘屋過多及疏導一部分社會住宅需求等租屋市場相關事務作業。

鑑於目前台灣的租屋市場普遍面臨兩個問題:一、房東擔心經濟弱戶積欠租金,排斥將房子租給弱勢戶。二、租屋期間糾紛繁多,且租約多未經公證,難循法律途徑調處。

內政部表示,租屋服務平臺除提供一般民眾租屋資訊、租屋諮詢、租屋糾紛諮詢及租約公證等相關服務外,為增加房屋所有權人出租予中低所得家庭之誘因,獎勵公益出租人住宅出租修繕費用(每處每年計算,費用最高為1萬元)及因出租期間中低所得家庭無力支付租金者由政府代墊租金(期限最多不超過3個月,每月代墊租金金額最高為1萬8千元,扣除領有政府其他租金補貼之金額後,並以1次為限);並為提高服務績效,有關媒合中低所得家庭與公益出租人之租屋仲介費、租屋契約公證費及協辦服務費等服務項目,以論件計酬方式給予租屋服務平臺輔導費。

此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核通過的租屋服務平臺每個月另給予業務費及人事費,以提高社會福利團體或不動產經紀業等不動產相關業者參與意願。

依上述辦法規定,內政部營建署補助民間公司與非營利組織成立租屋服務平臺,媒合租屋對象如為中低所得家庭且完成公證程序,始可得到相關補助,以補一般民間租屋公司不限承租對象且不一定完成公證程序之不足,以利健全租屋市場。兩者辦理方向有所不同,已有所區隔。

2013年度9月起,台北市、台南市、雲林縣、新北市、基隆市、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等8縣市將陸續成立租屋服務平臺,以期達成2013年度試辦計畫(以1年為限)媒合件數1,000件計畫目標。

因稅捐稽徵單位為調查課稅需要,得向有關機關要求提示有關文件,營建署依法不得拒絕,自2009年迄今,常有「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及「青年安心成家方案」的申請人反映房東變相增加租金,將應納稅額轉嫁於申請人、不願出租住宅予政府租金補貼家庭或要求承租人不得申請租金補貼情形,上述租金補貼戶即為該租屋服務平臺需協助的中低所得家庭,基本上即屬社會或經濟弱勢者,在一般租賃市場上,即不易承租住宅,易遭受歧視,為健全租屋市場,改善中低所家庭租屋處境,鼓勵房東成為公益出租人,內政部提供最高新臺幣一萬元的住宅修繕費用獎勵。另內政部營建署刻正與財政部協商有關房東出租予中低所得家庭租稅減免可行性及相關措施,以利增加房車出租意願誘因。

考量目前政府依據社會住宅短期實施方案,推出五處社會住宅試辦地區,中央政府已編列新臺幣33億元購地費用(尚不包括住宅建造成本等其他費用),僅能興建1661戶住宅(預計2015年完工),不僅工期長,且興建成本高,已造成國庫重大負擔。為使屋主釋出空餘屋作為住宅出租使用,最經濟的方法係以補助民間成立屋服務平臺並獎勵屋主住宅出租修繕費用作為誘因,亦可減輕政府興建社會住宅的財政負擔。

有關媒體報導專家、學者建議租屋服務平臺經費一起納入現有租屋補貼,嘉惠更多租屋族較實在部分,內政部營建署表示,2013年度「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之租金補貼計畫戶數為2萬5,000戶,每戶每月最高4,000元。依住宅法規定,係以評點制度核發租金補貼,以優先補助特殊情形或身分之家庭。2014年度亦暫定提供租金補貼計畫戶數2萬5,000戶供民眾申請。由於租金補貼與讓弱勢者可租到房子,均屬住宅法需推動政策目標,二者宜分別處理。

租屋券部分,內政部營建署表示,2010年11月29日曾委託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研究「在台灣實施『租屋券』與相關配套之可行性評估」,研究報告指出,現階段台灣不動產租賃市場相較於自有市場較不發達,倘若推動租屋券計畫,將面臨房東出租意願不高致供給不足、民眾對租屋券接受度恐不高、公平市場租金及所得標準認定不易等問題,在現行制度下,有其執行盲點,如立即推動,恐面臨無法執行之困難。以目前的社經、政府財政狀況,租金補貼每戶每月最高4,000元直接提供給符合資格的民眾,住宅法尚無推出租屋券計畫的方向。

兩隻腳追不到「沒腳的」? 六成民眾不滿「住」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採訪報導
臺灣平均薪資棟漲已十多年,期間房價不斷飆漲,許多想買房的年輕人因此卻步,就怕生活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房仲網發佈的房貸、租房民調顯示,竟有高達六成的民眾表示不滿意目前的居住狀況,主因為薪資收入與房價漲幅背道而馳,不管是房貸族或租屋族,有30%的人每月房貸(房租)支出都超過薪水四成。

 
年輕人買房大不易,房貸、房租占比過高,讓生活壓力更沉重。(好房資料中心)

調查指出,除有30%民眾每月辛苦賺來的薪水都要拿出近四成付房貸(房租),更有17%的民眾房貸(房租)占薪資所得一半以上,若加上其他必要開支如養家費、車貸、學貸、保險、小孩教養等等,生活上的壓力可想而知,以一般薪水階級來說,每當面臨房貸(房租)壓力時,就得逼自己縮衣節食。

根據樂屋網統計,目前已經買房的民眾,有60%是靠自己辛苦工作存下自備款,不過也有30%民眾是來自父母及長輩贊助,年輕人買房除了頭期款「難產」外,漫長的房貸壓力是讓大多數人不敢買房的主因。調查顯示,大多數網友的首購年齡都落在30~40歲間,若再加上20年起跳的還款年限,解除房貸緊箍咒時恐怕已年過花甲,退休後才能真正擁有房子。


專家建議,小資族買房前最好先評估自己或家庭的財務狀況,人生第一間房應該先求有、再求好,從都會區外圍、小坪數、低總價的產品買起,並多利用像是財政部「青安房貸」500萬上限及內政部「購置修繕住宅貸款」,用來填補相當的資金缺口,最後,精算貸款額度與還款年限,也能降低房貸對生活造成的衝擊。

原文網址: 兩隻腳追不到「沒腳的」? 六成民眾不滿「住」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0815339777.html

政府打房打過頭? 買房穩賺「人口紅利」是關鍵

好房News記者王富民/綜合報導

政府為了打房,先後祭出奢侈稅、實價登錄等措施,希望能有效壓低國內房價,落實居住正義,並降低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的情形。不過,有房仲業者認為,政府打房失當,不但沒有真正的降低房價,交易量反倒掉的嚴重。因此,許多業者選擇轉戰海外,代理國外房產在台銷售,另尋商機。

 
馬來西亞因壯年人口較多,人口紅利較美、日等已發展國家高,成為投資海外房地產的新標的。(圖/好房資料中心)

一個國家的總人口中,隨著勞動人口比例增加而帶來的經濟成長,稱作人口紅利。如今,世界各國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勞動人口逐漸下滑,日本、西班牙、美國都是如此,而伴隨而來的就是大幅下跌的房價。

由此看來,人口紅利決定了一個國家房市的榮枯,而相較於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房價補漲空間有限,東協(ASEAN)位在東南亞的會員國平均年齡多在30歲以下,屬青壯年人口,因此有房仲業者認為該區為投資海外房產的最佳選擇。

曾經在台灣當過房仲,現在前進東南亞創立東協不動產的林廣彥,接受《自由時報》採訪時就感嘆指出,台灣不動產交易數量近來掉得嚴重,使房仲從業人員只能各自找尋生路。

林廣彥還提到,台灣的勞動人口將從明年開始減少,且全國平均年齡約37歲,人口紅利消失,未來房價的成長恐間恐怕有限。然而,位處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國民平均年齡只有25.1歲、柬埔寨則為22.5歲,人口紅利相對較高,對於想投資海外房地產的國民,是不錯的選擇。


除此之外,國內幾家大型房產集團,也早一步布局海外,永慶房屋選擇在上海展店,信義房屋則進軍日本,台灣房屋插旗馬來西亞,三大業者各有其布局觀點,搶攻海外房地產市場。

原文網址: 政府打房打過頭? 買房穩賺「人口紅利」是關鍵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67012539450.html

明星加持社區 租金售價高人一等?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名人社區真能拉抬周邊房價?以台北市來說,這幾年包括信義計劃區、大直重劃區是名流人士入住的知名鍍金地段,房價也高不可攀,不過要真能稱作「拉抬房價效果」,其實不同產品、地段,是明星藝人或企業老闆入住,代表的意義及品味不同,買方也不盡然全埋單。

 
藝人加持拉抬社區房價,次級地段最有效。(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17RENT時尚物業總經理林俊翰表示,明星加持的地段或社區,在台北市中心地段發酵機會較小,主因在於已成氣候的豪宅區,名流人士加持的意義不大,反倒是「新興崛起地段」,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他舉例,有小模或藝人住到新北市某處,會讓人覺得「哇!她住這邊」,此時才會有鍍金、加持的效果。又例如宅男女神郭雪芙,住在內湖工業住宅「美秀館」,也會令人感到驚訝「她竟然住工業住宅?!」

其實以郭雪芙住的「美秀館」來說,租金開價的確較周邊工業住宅高,甚至也有租屋業者以「藝人最愛」打的出租廣告。不過,林俊翰說,通常有名人加持的社區,房屋或租金開價的確容易比周邊行情高1~2成,但畢竟是行銷的噱頭,實際成交就未必有正向加分效果。


他舉例,購買高總價產品的族群,當聽到「某某知名藝人住在這邊」,反而會覺得藝人生活型態較複雜且容易被狗仔跟拍,在怕麻煩之下,未必打出名人牌就有用;相反地,若是與大老闆為鄰,反而還比較吸引買方注意。

原文網址: 明星加持社區 租金售價高人一等?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63986739756.html

帶動觀光恐不利房價? 賭城泡沫是最佳範例!

好房News記者王富民/綜合報導
台灣從一百年開放陸客來台自由行後,觀光業的發展神速,龐大的住宿需求也造就了旅館業的商機;另外,陸客必遊的夜市周遭,鄰近地區的店面租金、售價飆漲。如此看來,觀光業的蓬勃發展是否真的等於房市利多,從美國的例子便可略知一二。

 
美國拉斯維加斯、鳳凰城兩大城市,因觀光前景看好,導致投資客搶進,拉抬了當地房價,最後卻導致房產泡沫化。(圖/好房資料中心)

根據標普/凱斯席勒(S&P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今年五月美國20大城市的平均房價年漲幅達12%,創下自2006年以來最大的漲幅。進一步分析,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就業市場回春、供應短缺、房貸利率降至歷史新低等因素而提振了房市的需求,並拉抬了房價。

美國房價漲幅大,不過究竟是哪個城市,位居上漲速度最快的寶座呢?相信許多人都會第一個聯想到東岸大城紐約或波士頓等地,不過答案卻是內陸的兩個沙漠城市-拉斯維加斯、鳳凰城。

拉斯維加斯一直都以博奕事業聞名,加上溫暖的氣候,吸引許多觀光客慕名前去觀光、度假。當地的投資客看準了這股商機,認為當地房市前景看好,導致當地房價飛漲,年漲幅高達23%,最終使得房產「泡沫化」的現象。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和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房價年漲幅分別為23%和21%的驚人比率,顯示房市泡沫正迅速的膨脹當中。

房價指數設計人凱斯(Karl Case)表示,這兩個城市的房地產正在泡沫化中,不過,快速飆高的房價可能也會在短時內驟降,可謂「漲得越多,跌得越深」。

面對鳳凰城和拉斯維加斯兩地房價直線地飆升,美國房市專家認為,這種價格飛漲的情況不可能發生在美國其他地方。

另外,鳳凰城和拉斯維加斯兩地房市的泡沫化,可能與供給短缺有關,根據加州不動產公司CoreLogic的數據顯示,鳳凰城今年五月來自銀行「銀拍屋」的庫存量較去年同月減少的六成之多,降幅為全美最大。


反觀國內,部份觀光客喜歡到訪的區域,房價連帶跟著攀升,尤其是夜市周邊房市,更是屢屢傳出佳績。根據聯合報報導,像是台南最知名的花園夜市,周邊房價就飆漲了一至三成,甚至出現周邊店面一間難求的盛況。正如網路房產專家Sway曾言,一般民眾對於店面價格較無感,但設想若店面每坪賣一千萬,樓上的住宅價格怎會不受影響?「這就形成一個龍捲風效應,民眾對店面無感,但其實是有感的。」這也是未來房市是否走向泡沫化的重要觀察指標。

原文網址: 帶動觀光恐不利房價? 賭城泡沫是最佳範例!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35828439424.html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傳統購屋旺季登場? 學者憂只剩有錢人續買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農曆七月將在下周結束,也正式邁入第4季,從928檔期開跑至年底,是房市俗稱的傳統購屋旺季,不過近期面對後QE時代及國內景氣鬱悶,學者預估,第4季房市受到經濟景氣拖累,一般庶民消費保守,首購族恐怕「弱化」,反觀有錢人滿手現金,在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標的之下,仍可能進場置產。
            
 
4季仍是兩極化的購屋市場。(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指出,近期雖然東南亞國家股市下挫,但應該不至於引發二次亞州金融風暴,主要原因在於東南亞新興國家過去被外資看好,但受到後QE時代熱錢退卻,使得股市短期內有所振盪。

反觀台灣,他指出,一直不是外資進場的國家,不過假若用經濟景氣來看,由於歐美經濟復甦緩慢,連帶使得台灣出口衰退,國民消費也趨向保守,全台呈現「悶經濟」的感覺。

放眼第4季房市,楊家彥分析,國內景氣未現樂觀,首購族群恐怕「弱化」,但是所謂置產族群,滿手現金的企業主大老闆、鮭魚返鄉的台商,在尋求不到更好的投資標的時,仍會將資金購置不動產。


他表示,台灣的房市受國際經濟、熱錢影響不大,而是本土資金撐起榮景,因此第4季房價要崩盤下跌的機會,幾乎不大。

原文網址: 傳統購屋旺季登場? 學者憂只剩有錢人續買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948839479.html

假修繕真炒房? 修繕貸款民眾移作他用者眾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內政部「102年度住宅補貼」除了有「租金補貼」、「購置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之外,還有「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申請時間至本周五830為止。其中房屋修繕貸款的部分,最高可貸款80萬元,償還年限最長15年,由於利率低,就有許多民眾貸款作為子女教育費、旅遊金,甚至以此投資購屋。

 
房屋修繕貸款被運用成為子女教育金,甚至是買房投資的現金流。(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今年內政部提供的住宅補貼方案,申請時限即將截止,除了一般民眾最關心的購置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之外,其實「房屋修繕貸款利息補貼」也是民眾運用理財的好方案,尤其政府提供的利息補貼多與一般房貸相同,利率約2%多,假若民眾有資金需求,相較一般小額信貸利率7~8%起跳,修繕貸款利率明顯較低。

6~7年前有不少民眾藉由向銀行申請高額的房屋修繕貸款,再將200~300萬元現金投資不動產,不過隨著政府打房及選擇性信用管制區確立,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表示,2011年大型銀行更嚴格規範,凡修繕貸款超過200萬元,必須提供修繕契約書,就是要避免「假修繕、真炒房」的狀況發生。

目前政府提供額度80萬元的房屋修繕貸款利息補貼,並不需要附上相關修繕契約書。台北市都發局住宅服務科股長邱婉清表示,只要自用住宅屋齡超過10年,且沒有申請政府相關公教優惠貸款,就可申請,審核通過的民眾可自行向銀行業者申請貸款。

銀行人員表示,修繕貸款利率與一般新承作房貸一樣,利率約2%,甚至更低;假若民眾修繕金額超過80萬元,可另外再申請銀行的修繕方案,依照個人財力、還款能力,利率大多不會超過3.5%


住在基隆的楊小姐說,最近急需150萬元資金,聽說修繕貸款利率低,因此跟媽媽協商,考慮將她名下的房子申請修繕貸款。張欣民也說,因為利率低,也讓不少民眾藉由房屋修繕貸款,運用成為子女教育費、旅遊金甚至是創業金等。

原文網址: 假修繕真炒房? 修繕貸款民眾移作他用者眾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93367539467.html

每人平均住13.5坪 賺越少卻住得越寬敞!

好房News記者蘇彥菱/臺北報導
你知道多數台灣人住得多大嗎?根據主計總處報告指出,台灣每人平均居住坪數僅13.5,而且只較21(1991)前多了5.2而已,足見房價飆漲之下,小宅漸成趨勢。另外,還發現所得愈高者住的面積未必愈大,反而是住在中南部鄉下的民眾住得比較寬敞。

 
國人平均居住面積為13.5,房仲業者認為,只要是10以上都還夠用。(圖/好房資料中心)

根據主計總最新報告指出,去年台灣人平均每人居住坪數僅13.5,相較於1991年前的8.3,只增加5.2。除了計算出國人平均居住面積之外,主計總處還將家庭所得分成5等分,第1等分所的最低,每戶平均可支配所得為362289元,不過每人平均居住面積(自住+出租)竟高達20,反觀最高所得前20%,每戶平均可支配225888元,居住面積僅12.4

對此,主計總處解釋,許多住在中南部鄉下者所得未必高,住得卻很寬敞,反而是居住在都會叢林的台北人,因地狹人稠,房價又居高不下,平均居住面積都很小。

永慶房屋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則指出,1個人平均居住面積超過10就夠用,相較於星、港,台灣還沒有到「蝸居」這麼可憐。他還說,台北地狹人稠,可分配的空間雖少,但工作機會多、資源豐富及公共設備多元等,有些人並不介意家裡小,以省下一筆可觀的購屋資金。


不過,黃舒衛質疑,13.5恐有灌水之嫌,是「虛坪」而非實際坪數。他指出,昔日40的房子公設約56,如今同樣坪數的公設比卻高達1015

原文網址: 每人平均住13.5 賺越少卻住得越寬敞!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419939437.html

買賣房屋過程中 大家必懂的3項稅費概念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奢侈稅屆滿2年,閉鎖期結束後許多物件流入市場,這段期間打算買房及售屋的民眾,需特別留意稅費的問題。近期房屋買賣主要有2項課稅方式可能有變化,包括出售成屋的財產交易所得稅,可能因實價登錄需採實質認定,另外,民眾也得留意自用房屋雖持有屆滿2年,但「沒遷入戶籍」仍會遭課徵奢侈稅。

 

若以「買入房子、持有階段、出售房屋」作為1個循環,以上3個時期,都會衍伸稅費的問題,民眾得搞清楚才行。買房進入第1個時期,就得負擔契稅、印花稅、規費、代書費,一般來說,此階段稅負成本不高;第2個時期,則是持有期間的稅負,包括房屋稅及地價稅;第3個時期,就是出售房屋的稅,包括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財產交易所得稅及房屋持有未滿2年的奢侈稅。
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王進祥表示,實價登錄過後,出售屋齡較低、高總價的房屋,需特別留意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稅的問題,等於未來不能以房屋評定現值乘上財產交易所得課稅率進行申報,而是採用實質認定,這也類似實價課稅。

另外,民眾購屋房屋後,也要留意奢侈稅的問題,假若是自住使用,勢必得遷入戶籍,台北市國稅局先前就查到位於大安區樂業街的屋主,雖然是自住使用,卻因未遷入戶籍且未滿2年出售,遭國稅局要求補稅500萬元。

原文網址: 買賣房屋過程中 大家必懂的3項稅費概念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0016739229.html

囤房怪象…建商說完銷 其實是空城

【聯合報╱記者陳信升/台北報導】奢侈稅二年閉鎖期,加上美國QE釋出浮濫資金,近幾年房市出現「囤房」現象,投資人囤積房產,待價而沽,許多先建後售建案標榜「完銷」,卻幾乎無人入住,如同空城。
房仲業者說,近期推案量大的區域,都是囤房風氣極盛的區域,包括淡海、林口、桃園青埔以及台中七期以及高雄美術館等區域。
部分建案早早喊出「完銷」,製造熱銷印象,但是入夜後,這些「完銷」新大樓整幢暗黑,只有零星幾戶開燈,也就是「有人買、沒人住」。
房地產業者說,一般說來,「囤房」區域的房子單價、總價都不高,以總價約千萬元的預售屋為例,只要五十至一百萬元自備款,即可簽約,房市景氣好時,日後轉售報酬率約二至三成,而中古成屋,也可做八成房貸,造成囤房風潮。
不過房價如修正逾兩成,投資客幾乎就血本無歸,「現在手上三、五間房子的屋主,其實都在走鋼索」。
財政部統計顯示,若以身分證歸戶,全國廿五萬人擁三間以上房宅,數千人擁有八至十間房宅,「囤房情形很多」。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囤房怪象主要是國內投資管道貧乏,尤其金融海嘯後,有錢人遠離金錢數字遊戲,回歸「有土斯有財」的老觀念,把錢都存在房地產,拉抬房價、也造成囤房怪象。


全文網址: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趨勢報導 - 囤房怪象…建商說完銷 其實是空城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5&f_ART_ID=295782#ixzz2d8DJXp79
Power By udn.com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奢侈稅檢討 撿便宜 網路看屋熱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奢侈稅滿兩年重新檢討,讓房市再現不安氛圍,不過,房仲業統計顯示,近來大台北民眾上網看屋熱度不減反增,北市網路待售物件點閱率近期增加4成,新北市增幅更達7成。
好房網總編吳光中分析,奢侈稅目前檢討方向,對買方有利,許多購屋人認為「多屋族」可能拋售房子、現階段有利議價,紛上網看屋,因此讓網路待售物件點閱率大幅增加。
奢侈稅於6月實施滿2年後,財政部進行成效檢討,除確認奢侈有效、將「只修不廢」外,還研擬延長閉鎖期,並對持有3屋以上的66萬人加重課稅。
好房網統計近一個月網路待售物件點閱變化,和5月份奢侈稅重新檢討議題未發酵前相比,台北市待售物件點閱次數平均增加4成,其中以北投區大增1.1倍最多,中山、中正區也各增加6成、5成。
北投區物件看屋增溫明顯,除了房價相對較低,適合首購外,當地奇岩重劃區進入推案高峰,建商猛打廣告,也吸引不少消費者關注。
新北市近一個月網路物件平均點閱次數則較5月增加達7成。增幅較大的是中和、永和以及新店。吳光中分析,這三個和台北市一橋之隔箊新北行政區,是北市上班族首選購屋區,奢侈稅檢討讓許多人想看看是否有「俗擱大碗」物件釋出。
房仲業表示,受奢侈稅檢討影響,近期委售物件確有增加,但屋主開價並未明顯鬆動,現階段想揀到便宜並不容易,不過仍建議購屋人積極看屋,了解行情,一旦房價出現變化即可立即掌握。


全文網址:udn房市情報 - 房貸天地 - 房產稅務 - 奢侈稅檢討 撿便宜 網路看屋熱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7&f_SUB_ID=4072&f_ART_ID=295767#ixzz2d2kIt6mU
Power By udn.com

賣屋報稅教戰 試算哪一種划算?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國稅局近來積極針對民眾賣屋進行財產交易所得查稅,要求以實際交易金額申報,房仲業表示,其實有些房子以實際交易申報反而划算,民眾賣屋之前應先試算各種申報方式,並記得賣屋時請仲介或代書拆算房屋、土地價格。
賣屋申報交易所得,主要可分兩種方式,一是用房屋評定現值乘售屋所得稅率,台北市分成42%、48%兩種;另一則是計算實際獲利金額,拆算房屋獲利後申報綜合所得稅。
房仲業以最近中正區一間大樓住宅為例,屋主之前購買預售屋,總價為8000萬元,在買賣契約書上寫明土地價值4800萬、建物則是3200萬,也就是64比。但在官方價值上,土地公告現值為1200萬,房屋評定現值約250萬元。
屋主後來賣出,總價達一億元。
如以房屋評定現值250萬x48%售屋所得率申報,必須繳納120 萬元,以獲利所得2000萬x房屋占比25%,再申報綜所稅為200萬元。
但如果賣出時,先把總價1億元拆算房屋、土地價升值,依公告價格的1比3拆算,則房屋價值為2500萬元,而當時向建商買進時,合約書建物價值為3200萬元,賣出等於倒虧700 萬元,如實申報後,即可不需繳納財產交易所得。
房仲業表示,現況顯示,這幾年預售屋交易資料,國稅局大多已掌握,因此前幾年跟建商購屋,現在賣出,最好都實價申報,特別是曾收到國稅局通知改用實價申報的屋主,再賣屋時,應以實際交易金額申報,否則被認定故意迴避,可能遭到罰款,此外,提醒購屋人,現在買屋後仲介費、裝修費、稅規費收據都應妥善保留,以作為未來申報財產交易所得之用。


實價課稅要做 何必遮遮掩掩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特稿】政府威信恐再受挑戰

有所得就課稅,所得多少就課多少,本是天經地義,國稅局近來大查稅,要求民眾賣房子須依實際獲利金額申報所得,合理也合法,不過,去年實價登錄前,政府首長信誓旦旦一再保証,實價登錄不會作為實價課稅依據,如今回顧,許多人不啻有受騙感覺,政府威信也又再一次受到重大打擊。
民眾追繳補稅案大增

最近在實價登錄後,民眾房屋交易所得被國稅局追繳補稅的案件大增,顯然實價課稅已經變相上路。房仲業者舉北市大安區一間豪宅為例,屋主日前將4年前取得的房子以1.4億售出,獲利約7千萬元。原以不到1千萬元的房屋評定現值申報,僅需繳192萬元稅額,但買價、賣價被掌握後,改以實際獲利計稅,拆算房屋獲利為1400萬元,併入綜所稅後,稅額為560萬元,也就是得補繳368萬元。
早在前年,在各界要求房價透明化,內政部提出實價登錄政策後,房地產業者就認定只要實價登錄一實施,等同實價課稅跟著上路,因為大家都知道,所得稅法早就明文規定,有實價必須以實際交易金額申報,沒有才用較低公告價格。
有人擔心影響房市動能

很多業者當時反對實價登錄,其實重點不在價格曝光,反而價格愈透明愈有利交易加速,很多人擔心的是,稅捐機關有有了實際交易價格,就可據此課稅,而稅賦是影響房屋交易動能關鍵因素之一,交易或持有成本升高將讓市場停滯。
國內房屋交易、持有成本過低,是房價這幾年狂飆主因,實價登錄結合現有所得稅,作為實際課稅基準,相較於採用遠悖離市場行情的房屋評定現值,讓從房屋賺到錢的人,繳納真正應分擔的社會責任,其實是較符合居住正義的,當時政府單位其實也可如此說明。
然而回顧當年,不僅現在行政院長,當時內政部長江宜樺表示,實價登錄制度不等同實價課稅,馬總統也表示,配套措施未完成立法前,實價登錄都不會作為課稅的依據,外界無需疑慮。一直到去年實價登錄正式上路,內政部長李鴻源、財政部長張盛和也都一再強調,實價登錄與實價課稅不是等號,政府不會用來作為課稅基礎等。
官員不能玩文字遊戲

官員這些話,仔細來看,也不能說是錯的,因為國稅局確實沒有直接拿實價資料來要求民眾補稅,但卻仍不免覺得當時政府首長所講的,好像是在玩文字遊戲,有點故意避重就輕,雖然現在國稅局所要求的實際交易金額申報,只有房屋,和一般認定實價課稅,將全部獲利都申報課稅有所差異,但當時讓實價登錄容易上路,但如今恐怕也帶來威信再次受挫的後遺症。



全文網址: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政策焦點 - 實價課稅要做 何必遮遮掩掩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5772#ixzz2d2jDGwRF
Power By udn.com

實價登錄 課稅參考?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實價登錄上路後,很多人發現用評定稅率申報已「行不通」,多得依實際交易獲利金額申報,等於是實價課稅。對此,國稅局官員強調,依所得稅法規定,民眾賣房子本來就應以實際交易金額申報,無法提出證明,才能用評定稅率。
至於實價登錄上路前,上至總統,各政府首長一再向各界保證,實價登錄資料不會作為實價課稅依據,國稅局表示,他們主要透過建商、仲介、前一手、貸款銀行及買方,進行交叉比對查證實際獲利金額,並沒有採用實價登錄資料。
國稅局表示,所得稅法第14條早有明文規定,售屋申報財產交易所得,必須以交易時之成交價額,減除原始取得之成本,再扣除掉改良、移轉等相關費用後,以實際金額申報,但許多民眾被業者誤導以為全都可用評定稅率,加上評定稅率所付稅額確實低很多,因此很多民眾採用評定稅率申報。
官員表示,國稅局並未特別針對某些住宅進行查稅,只要有交易資料,民眾卻以房屋評定現值申報,國稅局就會進行調查,要求補稅,如果民眾故意不採實際交易金額申報,行政罰法規定,除了補稅,也可能處以0.5倍的稅款罰款。
對於國稅局沒有採用實價登錄的說法,房產業者表示,這得看「採用」如何定義,事實上,所得稅法擺在那裡,以前國稅局無法要求民眾實價申報,問題就在沒交易資料,現在有了實價資料做線索,就可鎖定對象,再找當事人、前一手、買方、仲介提供資料,就可課稅,這樣算不算採用呢?


全文網址: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政策焦點 - 實價登錄 課稅參考?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5771#ixzz2d2ixyh72
Power By udn.com

賣屋實價課稅 悄悄變相上路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近日舉行奢侈稅檢討會,推動實價課稅再成焦點,但許多民眾反映,實價登錄去年實施後,「實價課稅」其實已同步上路,現在用房屋評定現值乘所得率方式申報賣屋所得,常會被國稅局打回票,要求改用實際獲利所得申報。
實際查訪,現在除了豪宅被追著以實際交易金額報稅、補稅很普遍,多達7、8成外,一般交易金額僅一、兩千萬,甚至僅5、600萬元住宅,也有很多被要求以實際交易金額申報。有人因此多繳了2、30萬元,有豪宅甚至補繳了300萬多元。
依所得稅法規定,賣屋所得必須申報所得稅,計稅方式則有兩種,一是官方簡易版,即將房屋評定現值乘以所得率後,算出交易所得直接申報。另一是算出實際獲利金額後,再拆算出房屋獲利部份,併入綜所稅申報。
雖然依法應優先以實際獲利所得申報,但由於使用房屋評定現值所算出的財產交易所得申報可以省很多,而且過去稅捐單位沒有實際交易資料,因此大多數民眾賣房子都是使用簡易版來申報,過去也很少聽過有人被要求重新申報或補稅。
不過自實價登錄上路後,專營豪宅的大師房屋總經理陳建慶表示,他很多客戶依評定稅率申報,都被通知重新申報或直接告知補稅,比例高達7、8成,國稅局也經常頻繁要求仲介業提供成交資料以進行查稅,補稅金額動輒數百萬元。
不只豪宅如此,地政士陳碧玉說,她經手過戶房子以新店安康地區為主,最貴總價不過一、兩千萬,但今年以來經常有客戶跟她要交易資料,原因是被稅捐單位「勾稽」到,認定實際所得高過評定稅率,要求重新申報。
代書業表示,這4、5年向建商買房的民眾,在去年實價登錄上路後賣房的,現在被要求重報補稅的比例相當高,主要是國稅局早從2008年起就全面蒐集建商交易資料,已有民眾第一手買進金額,現在有了實價資料,又掌握到出售金額,想再用評定現值方式少繳點稅,已不容易過關。
閱報秘書/實價課稅
【聯合晚報/李光儀】
對於何謂「實價課稅」,當初推動「實價登錄」的財政部前部長李述德曾表示,實價課稅就是指「土地、房屋交易的實際價格課稅」,而非「持有的房地產以市價課稅」。
裡頭所指的「持有稅」,包括房屋稅與地價稅,也就是說這兩個稅,並不在「實價課稅」的範圍內。李述德認為「實價登錄」和「實價課稅」都是實現「居住正義」的一環,但「實價課稅」並非一步到位,必須有社會共識後,才能去做。


全文網址: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政策焦點 - 賣屋實價課稅 悄悄變相上路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5770#ixzz2d2iPNqz3
Power By udn.com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10大都市隱形嫌惡設施 小心買房就後悔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當墓地遷移後變成小公園綠地、電塔從河畔摘除,住宅景觀價值提升、廟會活動減少,電子花車敲鑼打鼓,幾乎成為罕見,你以為傳統嫌惡設施已經被彌平,但事實上卻正好相反,城市中新興嫌惡設施卻變本加厲一一浮出檯面。你一定得留意都市10大隱形嫌惡設施,這樣買房才不會後悔。
 
小巨蛋已經成為周邊鄰里眼中的嫌惡設施。(圖/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1、小巨蛋噪音全鄰公害
近期台北市北市府決議,明年起將針對松山區的小巨蛋周邊7里,每年發放10萬元的睦鄰回饋金,原因就是小巨蛋每逢演唱會吸引萬人湧入,不緊影響交通秩序,還往往因為噪音且時常超過11點演出時間,讓附近鄰居非常困擾。
相較傳統大家認為廟會附近,是住宅的嘈雜之處;現代「進擊的嫌惡設施」則是位於寸土寸金地段的演唱會場地,可說是誰也沒料到。 
其實,早期預計興建天母棒球場的同時,周邊有不少鄰居抗議噪音問題,當地房仲也說,多少會干擾到住戶,但只要場次安排不要過於密集,就還可以接受。

第2、    燒烤、爆米花 香氣變怨氣
藝人周杰倫開設的「藤原豆腐店」,就曾被鄰居抗議營業時間長、鍋爐運轉太久,影響居住安寧,住戶更在大樓外貼上「抗議!低頻噪音干擾,住戶神經耗弱」帆布。
台中知名商家「赤鬼牛排」,因為業績太好,一天要煎1600份牛排,加上玉米濃湯的奶香味及排放洋蔥味,附近居民聞久也反胃,引起不滿;也曾經有媒體報導知名爆米花業者的工廠倉庫「太香」,味道飄至外頭,成為居民的困擾。
 
師大夜市就是受鄰居抗議而沒落。(圖/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3、百貨公司為鄰 豪宅假日自動降級
具備商業機能的重劃區往往被視為是優勢增值地段,例如台中七期重劃區有大遠百、新光三越、老虎城等商場,不過一到假日卻是七期豪宅區的災難,主要路段湧入車潮,而老虎城廣場更有show girl以麥克風為廠商助陣,對面一排豪宅每逢假日反而是噪音干擾。

4、永遠趕不走的「酷斯拉大樓」
「捍衛日照權」已經成為市中心住戶的全民運動,尤其台北市這幾年大玩容積移轉,新蓋大樓瞬間長高,成為「酷斯拉」龐然大物,一旁低矮公寓原本有充足日照,但因「酷斯拉大樓」降臨,也成為討人厭的嫌惡設施。
 
「酷斯拉豪宅」影響居民日照權。(圖/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5、超商就是你家?叮咚聲、半夜混混相聚
超商業者如蜘蛛網般的展店,住在超商旁或樓上,最大優勢是可享受「超商就是你家」的便利,但卻得忍受叮咚聲、夜晚明亮招牌干擾睡眠及因24小時營業容易吸引「夜貓族」抽煙群聚。
原本想投資內湖一處房產的Mindy說,有一天繞去看屋,發現樓下超商外頭不少人群聚,讓人覺得環境混雜。

6、學區宅太近
「人體鬧鐘」早晨瞬間清醒 家長超夯的學區宅,住得近可讓孩童可步行回家,也可免於通車之苦,但住得太靠近學校,一到早晨78點就得忍受學校廣播及朝會音量之苦;若是住在大學城旁,大學生夜晚喜愛在操場打球,晚上恐怕也無法享受安靜的住宅環境。

7、有捷運真好?「黏TT」未必好
買房跟著捷運走準沒錯,但太靠近未必是優點。舉例來說,高架捷運通行的第1排住宅得忍受通車噪音,其次,在高雄就曾發生捷運站出口,每逢夏季陽光會折射至對面店家,導致店家熱到無法做生意。

8LED廣告板超級光害
許多大樓會出租牆面,增加大樓收益,不過其實所謂超明亮的LED看板,反而會讓周圍鄰居刺眼難耐;也曾有民眾投訴住宅遠方大樓的避雷針晚間閃爍,影響住宅品質。

93G4G 
別肖想基地台退出社區 基地台堪稱現代最可怕的嫌惡設施,尤其電信業者往往願意高於租金行情承租建物作為基地台,也有屋主為了賺取高租金報酬,將住宅租秘密租給業者,自己卻搬離,反而讓周邊住戶受到基地台的威脅。 
目前僅可查詢合法申請基地台位置,但其實在業者拼4G通訊的狀況下,違法基地台藏身在住宅社區內,恐怕會日趨嚴重。

10、買房走一回 其實惡鄰最難防

外在有形的嫌惡設施往往較容易避免,但買方入住後遇到惡鄰就難解決。專家建議,若是住宅有管委會,可事先向管理員探聽鄰居素質,一般公寓、透天厝則可向里長打聽,為防惡鄰做第1道篩選。

原文網址: 10大都市隱形嫌惡設施 小心買房就後悔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9893639064.html

實價登錄「週年慶」? 公寓單價「節節高升」

好房News記者王富民/綜合報導

政府為了嚇阻投資客炒房,一年前祭出了實價登錄制度,希望能藉此讓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化,並降低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的情形。上路一年來,究竟成效為何?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的信義區、大安區等房價普遍較高的行政區,今年一、二季的交易量都相差了將近三成,但房價卻攀升了將近一成。

 
實價登錄的比數逐漸增加,打房的功效到底如何?從台北市公寓的行情一探究竟。(圖/好房資料中心)

根據實價登錄的資訊顯示,台北市信義、大安、中正區等黃金地段,今年上半年公寓實價登錄的件數有相當明顯的跌幅,其中,又以中正區將近三成五的下跌幅度最大,從第1季的46筆,到第二季只剩下30筆的登錄件數,不難看出實價登錄對房市交易的影響。另外,同樣也是精華地段的信義區,第二季也少了33件,跌幅31.1%;大安區的跌幅則為24.7%。

放大來看,台北市一共十二個行政區,第二季的實價登錄總件數為950筆,較第一季的1085筆減少了12.4%。然而,整個台北市唯「二」成長地區為北投和南港區,分別上漲了17.3%和7.1%。

除此之外,從公寓每坪單價來看,交易萎縮的大安區漲幅9.8%,是北市漲最兇的行政區,台灣房屋智庫市場經理劉志雄分析,大安區房價上漲的原因,主要受惠於捷運信義線將在今年11月通車,交通利多拉抬了該區房市,才會有如此行情。而交易量成長最多的北投區,每坪單價38.3萬,仍然對首購族群相當具有吸引力。


劉志雄表示,奢侈稅上路後,購屋主流逐漸變為理性的自助族群,尋找適合物件時,也都會仔細衡量是否負擔的起,因此近年來房市屬於「總價時代」,單價貴一點也無所謂,加上實價登錄的揭露筆數逐漸累積,對房價有撐盤的作用,因此造成公寓或套房的單價,逐步攀升。

原文網址: 實價登錄「週年慶」? 公寓單價「節節高升」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756239058.html